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理伦探讨 > 医理真传
编号:10425139
推荐中医经典名篇─《大医精诚第二》,并附上我的读后感言
http://www.100md.com 民间中医
     《大醫精誠第二》之讀後感言

    張湛曰:『夫經方之難精,由來尚矣。』今病有內同而外異,亦有內異而外同,故五臟六腑之盈虛,血脈榮衛之通塞,固非耳目之所察,必先診候以審之。而寸口關尺,有浮沉弦緊之亂;俞穴滲注,有高下淺深之差;肌膚筋骨,有薄剛柔之異。惟用心精微者,始方與言茲矣。今以至精至微之事,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,其不殆哉!若盈而益之,虛而損之,通而徹之,塞而壅之,寒而冷之,熱而溫之,是重加其疾,而望其生,吾見其死矣。故醫方卜筮,藝能之難精者也,既非神授,何以得其幽微?世有愚者,讀方三年,便謂天下無病可治;及治病三年,乃知天下無方可用。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,精勤不倦,不得道聼塗説,而言醫已了,深自誤哉!

    凡大醫治病,必當安神定志,無欲無求,先發大慈惻隱之心,誓願普救含靈之苦。若有疾厄來求救者,不得問其貴賤貧富,長幼妍媸,怨親善友,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親之想;見彼苦惱,若己有之。深心悽愴,勿避險巇、寒暑、肌渴、疲勞,一心赴救,無作功夫形跡之心。如此可為蒼生大醫,反此則是含靈巨賊。……其有患瘡痍、下痢、臭穢不可瞻視,人所惡見者,但發慚愧、淒憐、憂恤之意,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,是吾之志也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夫大醫之體,欲得澄神內視,望之儼然,寬裕汪汪,不皎不昧。省病診疾,至意深心,詳察形候,纖毫勿失,處判針藥,無得參差。雖曰病宜速救,要須臨事不惑。雖當審諦覃思,不得於性命之上,率爾自逞俊快,邀射名譽,甚不仁矣!又到病家,縱綺羅滿目,勿左右顧眄;絲竹湊耳,無得似有所娛;珍饈迭薦,食如無味;醽醁兼陳,看有若無。所以爾者,夫壹人向隅,滿堂不樂,而況病人苦楚,不離斯須;而醫者安然歡娛,傲然自得,茲乃人神之所共恥,至人之所不為。

    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,專心經略財物,但作救苦之心,斯蓋醫之本意也。於冥運道中,自感多福者耳。又不得以彼富貴,處以珍貴之藥,令彼難求,自衒功能,諒非仁恕之道。志存救濟,故亦曲碎論之,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。

    含靈:指人類 蔕芥:嫌惡、厭棄 下痢:拉肚子

    作者所述「蒼生大醫」的境界影響後代巨大且深遠,被看作是為醫世範。它與西洋希波克拉斯誓言一樣,是醫療倫理學上的經典名篇,為後世醫德教育所必授之文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我不是讀中醫的,即使像我們一般民眾不從事醫生這行,但我認為,只要有願修習慈心之人,這篇文章就不會隨時代變更而消失,而不管我們有沒有讀過、習醫、有沒有信仰宗教,慈悲的心聲、心願大柢上如第二段所言。《隨面對情況的不同而梢梢出入》因此閱讀此文,可以開啟一個人的無量慈悲之心,以「蒼生大醫」的境地,為他畢生努力以赴的目標。以及認識到生活上落實慈悲心時該注意的的地方──慈悲心有時也需要正確認知的輔助,否則雖然無意害人卻會貽害深遠,所以要有從慈悲出發而生的精進求知精神。

    對「苦楚,不離斯須」的病人言,大都有這樣的體會:在她或他的面前,縱使綺羅滿目,絲竹湊耳,珍饈迭薦,醽醁兼陳,大都毫無感受,只有感受痛苦和強烈渴求解脫的願望,我就有這樣的體驗。而面對「病人苦楚,不離斯須」的病患,醫者在病患面前「安然歡娛,傲然自得」,只會增加病人「因求不得健康」而生的難過沮喪、經對比後的自卑情緒等等的心理痛苦,推而廣之,莫對失意人講得意事,此理亦同!前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發揮慈悲之心,擁有「志存救濟」、「一心赴救」的淑世情懷,信世間苦難一定會大大減少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「余自幼風冷,屢造醫門,湯藥之資,罄盡家產!」〈家產都因付醫藥費而蕩盡了〉,在現代,這種情形是屢件不鮮,付不出龐大醫藥費而欠債的很多,以致最近臺灣要設中央健保局,以全國每人月繳六百元的方式,分擔患者的龐大醫藥費。不提「看病收費」的規定,醫者對賺病人的錢,遠遠超出對病人的關心,「專心經略財物」,這都不是病人所希望的!

    此篇只是節選,欲看全文,請看《千金方》一書。而此文的作者,是個道教醫學家,「醫方卜筮」為道醫所俢習,華陀不是最著名的嗎?《後漢書‧方術傳》為了配合作者一向厭惡名利的作風,因此我不登載他的名字。

    彰湛曰:『夫经方之难精,由来尚矣。』今病有内同而外异,亦有内异而外同,故五脏六腑之盈虚,血脉荣卫之通塞,固非耳目之所察,必先诊候以审之。而寸口关尺,有浮沉弦紧之乱;俞穴渗注,有高下浅深之差;肌肤筋骨,有薄刚柔之异。惟用心精微者,始方与言兹矣。今以至精至微之事,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,其不殆哉!若盈而益之,虚而损之,通而彻之,塞而壅之,寒而冷之,热而温之,是重加其疾,而望其生,吾见其死矣。故医方卜筮,艺能之难精者也,既非神授,何以得其幽微?世有愚者,读方三年,便谓天下无病可治;及治病三年,乃知天下无方可用。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,精勤不倦,不得道听途说,而言医已了,深自误哉!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,先发大慈恻隐之心,誓愿普救含灵之苦。若有疾厄来求救者,不得问其贵贱贫富,长幼妍媸,怨亲善友,愚智,普同一等,皆如至亲之想;见彼苦恼,若己有之。深心凄怆,勿避险巇、寒暑、肌渴、疲劳,一心赴救,无作功夫形迹之心。如此可为苍生大医,反此则是含灵巨贼。……其有患疮痍、下痢、臭秽不可瞻视,人所恶见者,但发惭愧、凄怜、忧恤之意,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,是吾之志也。

    夫大医之体,欲得澄神内视,望之俨然,宽裕汪汪,不皎不昧。省病诊疾,至意深心,详察形候,纤毫勿失,处判针药,无得参差。虽曰病宜速救,要须临事不惑。虽当审谛覃思,不得于性命之上,率尔自逞俊快,邀射名誉,甚不仁矣!又到病家,纵绮罗满目,勿左右顾眄;丝竹凑耳,无得似有所娱;珍馐迭荐,食如无味;醽醁兼陈,看有若无。所以尔者,夫壹人向隅,满堂不乐,而况病人苦楚,不离斯须;而医者安然欢娱,傲然自得,兹乃人神之所共耻,至人之所不为。

    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,专心经略财物,但作救苦之心,斯盖医之本意也。于冥运道中,自感多福者耳。又不得以彼富贵,处以珍贵之药,令彼难求,自衒功能,谅非仁恕之道。志存救济,故亦曲碎论之,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含灵:指人类 蔕芥:嫌恶、厌弃 下痢:拉肚子

    作者所述「苍生大医」的境界影响后代巨大且深远,被看作是为医世范。它与西洋希波克拉斯誓言一样,是医疗伦理学上的经典名篇,为后世医德教育所必授之文。

    我不是读中医的,即使像我们一般民众不从事医生这行,但我认为,只要有愿修习慈心之人,这篇文章就不会随时代变更而消失,而不管我们有没有读过、习医、有没有信仰宗教,慈悲的心声、心愿大柢上如第二段所言。《随面对情况的不同而梢梢出入》因此阅读此文,可以开启一个人的无量慈悲之心,以「苍生大医」的境地,为他毕生努力以赴的目标。以及认识到生活上落实慈悲心时该注意的的地方──慈悲心有时也需要正确认知的辅助,否则虽然无意害人却会贻害深远,所以要有从慈悲出发而生的精进求知精神。

    对「苦楚,不离斯须」的病人言,大都有这样的体会:在她或他的面前,纵使绮罗满目,丝竹凑耳,珍馐迭荐,醽醁兼陈,大都毫无感受,只有感受痛苦和强烈渴求解脱的愿望,我就有这样的体验。而面对「病人苦楚,不离斯须」的病患,医者在病患面前「安然欢娱,傲然自得」,只会增加病人「因求不得健康」而生的难过沮丧、经对比后的自卑情绪等等的心理痛苦,推而广之,莫对失意人讲得意事,此理亦同!前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发挥慈悲之心,拥有「志存救济」、「一心赴救」的淑世情怀,信世间苦难一定会大大减少。

    「余自幼风冷,屡造医门,汤药之资,罄尽家产!」〈家产都因付医药费而荡尽了〉,在现代,这种情形是屡件不鲜,付不出庞大医药费而欠债的很多,以致最近台湾要设中央健保局,以全国每人月缴六百元的方式,分担患者的庞大医药费。不提「看病收费」的规定,医者对赚病人的钱,远远超出对病人的关心,「专心经略财物」,这都不是病人所希望的!

    此篇只是节选,欲看全文,请看《千金方》一书。而此文的作者,是个道教医学家,「医方卜筮」为道医所俢习,华陀不是最著名的吗?《后汉书‧方术传》为了配合作者一向厌恶名利的作风,因此我不登载他的名字。, 百拇医药